2025年以来,全球贸易格局继续深度调整,海运市场也随之出现新的变化。运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配,叠加港口拥堵、季节性补库等因素,令各大航线运价走势出现显著分化。
西北欧:运力高位与需求回落并存,运价持续探底
船公司停航规模缩减,亚欧航线运力投放量环比增加。马士基等头部航运公司虽通过优化航线挂靠来缓解欧洲港口拥堵,但整体运力规模仍处于高位。夏季补库周期结束后,欧洲进口需求显著下滑,在运力过剩与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下,运价持续走低。此外,双子星联盟在其核心航线上仍维持零停航策略,继续以保障运量为优先,这一做法虽有助于维持市场份额,但也加剧了整体运价的下行压力。综合来看,欧洲线运价总体呈现持续下行、港口拥堵加剧、船公司运力调控分化导致供需不平衡的态势。
地中海:需求疲软,港口拥堵延长等泊时间
地中海区域需求持续疲软,运价进一步下滑。热那亚、阿尔赫西拉斯等主要港口拥堵加剧,等泊时间或延长至10天以上。受土耳其港口禁令影响,地东部分集装箱船改道希腊比雷埃夫斯港,致使港口拥堵,船舶等待时间延长至5—7天。
北美:高库存压制需求,运价跌至年内新低
尽管中美于8月12日宣布暂停24%关税90天,但由于高关税基数与前期抢运导致的库存积压抑制了需求反弹空间,运价下行趋势未能扭转。同时,北美航线运力供给同比增加5.5万TEU,运力过剩问题突出,运价跌至年内新低。
中东印巴:运力控制带来舱位紧张,运价逆势上涨
由于船公司持续控制部分航次停航,导致舱位紧张,运价逆势上涨。
南美:运力投放快于货量增长,价格持续承压
南美东航线因加班船加入,马士基等头部航运公司在南美东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加18%,而实际货量同比仅增长5%,供需差进一步拉大,导致运力增加,价格持续下跌。南美西航线则因实际需求疲软,运费在短暂上涨后迅速回落。
澳新:旺季需求支撑,运价稳中有升
澳线受新能源汽车等出口需求支撑,运价稳中有升。
东南亚:运力优化等待旺季,运价整体平稳
东南亚各航线运价小幅调整,总体平稳。船公司优化运力配置,新增部分直达航线,蓄势等待即将到来的传统旺季。
综合情况看,全球航运市场“运力过剩、旺季不旺”的轮廓愈发清晰;叠加地缘局势多变且不够明朗、导致运力周转效率下降、港口拥堵等不确定性延续。
以上分析来源于思多而特集装罐事业部采购经理Steve Meng。

关注我们
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我们或邮件咨询及询价
联系我们
如需咨询或询价,也可通过提交以下信息联系我们。